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仿古建筑 > 宫廷府第建筑

武则天的“万象神宫”

武则天的“万象神宫”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武则天不只是独一无二的女皇,更是活跃近半个世纪,有杰出历史贡献的一代政治家。她打击士族门阀,改进推广科举制,开启平民政治的历史贡献,在中国历史中永难磨灭。假设历史上没有武则天,唐帝国很可能将沿着关陇贵族分权、门阀当政的体制持续下去,中华古代帝国从士族制彻底变为科举官僚制,只怕要延续更加漫长甚至遥遥无期。

    神都意为神州大地之都,唐睿宗文明元年,武则天改东都为“神都”,垂拱四年,武则天在洛阳加尊号“圣母神皇”,载初元年,武则天改唐为周,以神都洛阳为首都,一时,“神都”之名传遍天下。武则天在神都统治了近50年,基本上延续了“贞观之治”,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
    明堂亦称天宫,是隋唐洛阳城中轴建筑群上著名的“七天建筑”中最高大的两个建筑之一。“七天”建筑是位于隋唐洛阳城中轴建筑群上七个天字号建筑,分别对应天上的七个星座,从南到北依次为:天阙(伊阙)、天街、天门(应天门)、天津(天津桥)、天枢、天宫、天堂。“七天”建筑群南北纵贯隋唐东都洛阳城中,以“紫微垣”为中心的天上三垣呈现在人间,洛阳隋唐都城的中轴建筑群是中国古代最华丽的都城中轴。
    明堂是武则天时期洛阳太初宫的外朝正衙主殿。原为隋炀帝时所建的乾阳殿,后经四次被毁,四次修建,先后九次改名。唐睿宗垂拱三年二月,武则天下诏拆除了正殿乾元殿,于其地造明堂,初号“万象神宫”。证圣元年,薛怀义放火烧了明堂身边的天堂。然而由于明堂离天堂过近,两者之间的夯土地基仅距16米,延及明堂,二堂具毁。明堂是帝国命运和皇权的象征,同年三月,武则天诏令原尺寸重建明堂,天册万岁二年新明堂落成。由于这次新修的明堂贡奉的是武氏族人,故为武周明堂,又号曰"通天宫"。开元五年唐玄宗更明堂为“乾元殿”,开元十年,又恢复了“明堂”旧称。
    《资治通鉴·唐纪二十》记载:
    “辛亥,明堂成,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凡三层:下层法四时,各随方色。中层法十二辰;上为圆盖,九龙捧之。上层法二十四气;亦为圆盖,上施铁凤,高一丈,饰以黄金。中有巨木十围,上下通贯,栭栌棤藉以为本。下施铁渠,为辟雍之象。号曰万象神宫。宴赐君臣,赦天下,纵民入观。改河南为合宫县。又于明堂北起天堂五级以贮大像。至三级,则俯视明堂矣。”
    明堂共三层,底层为四方形,四面各施一色,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中层十二面效法一天中十二个时辰。顶层为圆形,四周环绕九龙雕塑。中间有周长十五米左右的巨型木柱,上下通贯,故此又名为万象神宫。明堂是史上体量最大之木构建筑,基底正方边长90米,高88.88米,唐代建筑技术之巅峰巨作。明堂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礼制建筑,为儒家的礼制建筑典范,是古代帝王明政教之场所,凡祭祀、朝会、庆赏、选士等大礼典均在此举行。开创了明堂建筑由方到圆的先河,其形制及理念为北京天坛“祈年殿”所延用。
    天堂亦名通天浮屠,位于明堂的北侧,是“七天建筑”中最高的建筑,为女皇感应四时、与天沟通的御用礼佛圣地,天堂内有用夹紵工艺制造的大佛,相当巨大,其小指中犹容数十人。
    武则天当政时期所建的明堂、天堂,是洛阳太初宫宫城内最高大的两个建筑,它们一改皇宫中轴线主殿为单层的传统,使洛阳宫城殿宇的立体轮廓和风貌气势显得更加辉煌壮丽。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工作队,于1986年10月配合洛阳市公交公司基建工程中,在中州路与定鼎路相交的东北角,发现武则天时的明堂遗址,遗址为深浅厚度不同的夯土殿基,中心有一圆形大拄坑,殿基上面堆积分为三层。从基址中心的大型柱坑来看,底部铺有巨大的柱石,应是明堂立中心柱的位置。而后在开元二十七年毁明堂上层,撤去中心柱,改修下层为新殿,从发掘出的夯土基址里的八边形,推测新殿形制可能为八角楼。
    隋唐洛阳城遗址,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十一五”国家重大文化遗产地及大遗址综合保护与科技示范区,同时被列入丝绸之路申遗名单。武周明堂遗址位于隋唐洛阳城遗址核心区内的中轴线上,以隋唐洛阳城遗址“一区一轴”的规划为基础,依大遗址保护理念,整体性地展示和宣传隋唐洛阳城宫城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