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规划 > 乡村旅游设计

乡村型创意旅游综合体设计

乡村型创意旅游综合体设计

  乡村型创意旅游综合体是依托乡村景观风貌、民风民情,以实现农业三产化、农业旅游化为导向对乡村土地进行土地集约化、景观化、生态化、科技化的开发利用,是一种主题化、规模化、复合能、现代化、开放性的乡村聚合空间。从而实现以旅兴农,以农促旅,以景观的概念建设农村,以旅游的理念经营农业,以人才的观念培育农民的可持续发展的农旅共兴之路。

  (一)开发条件
  土地资源决定了乡村旅游综合体的规模,其范围适宜选取在5000-10000亩,既要具有一定的规模,又不能过于庞大,其中,农田、森林等环境范围尽量占整个综合体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以保证其乡村田园风貌和建设性土地的规模。
  由于乡村旅游综合体在土地开发规模上具有上述的限制,又需要一定的消费人群支撑,因此不能选择远离城市的偏远山村,乡村旅游综合体应尽量选择在城乡结合部,依托大中型城市里的富裕阶层,在驱车2-3小时内的可达范围较为适宜。同时,来此旅游的人群是以体验田园悠闲慢生活为其主要目的,核心资源应主要依托农田耕作资源、林业生产资源、渔业操作等和独特的民俗风貌资源为主,即由乡村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资源构成乡村旅游综合体的本底资源。应突出“旅游在乡村,生活在社区”的开发理念。
  (二)开发模式
  模式原理:单一的旅游概念已经不能满足越来越有创意嗅觉的人们。于是,在游玩之上附加更多的内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1+N”模式=1种旅游核心产品+N种配套功能。
  把乡村旅游作为乡村综合体的核心,合理地开发利用乡村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以所开发的乡村旅游为核心,商业配套等多种休闲功能和休闲地产为支撑构架,形成整体服务品质较高的乡村旅游休闲聚集区。
  乡村旅游休闲项目可融合乡村观光、游乐、休闲、运动、体验等多种旅游功能。可根据各自地脉、文脉等具体情况,侧重打造其中某一项或几项功能,形成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休闲项目,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1+N”的乡村旅游综合体体系构建】
  “1”——乡村旅游综合体的核心是以乡村旅游休闲为基础的旅游产品的集聚。在发展农产品基础上,有机地附加了生态旅游观光及参与体验等功能。通过消费者以各种方式和途径去接触农业、参与农业,使农业生产活动兼具生产、加工、销售、疗养、旅游、娱乐等多种功能。包括:农业观光、规模化农业种植、农产品加工、农产品销售、乡村文化体验等。
 
   “N”——围绕乡村旅游核心产品,衍生并与之相配套的多种功能组合。包括:
  运动休闲功能:
  乡村高尔夫、跑马场、农耕种植体验、户外露营、
  商务会议功能:
  商务会所、企业会所、会议中心、
  度假居住功能:
  特色农庄、产权酒店、度假别墅、度假公寓
  文化科普功能:
  生态环保科技体验、农业科技种植、民俗历史文化教育
  康体养生功能:
  田园瑜伽、森林spa、温泉养生、乡村疗养
  商业服务功能:
  农家饭庄、绿色食品销售、特色商品街、……
  【1:N】占地规模配比
  农田作为基础景观环境,保持原始乡村风貌情况:
 
    (三)产业体系
  乡村旅游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模式,乡村旅游已经成为输出乡村价值,推进城乡统筹的重要力量。乡村旅游综合体,既要把握乡村景区景点的细节塑造,还要把握功能配套的社区化、城市化,更要站在产业发展的角度,思考片区发展以及更大尺度上的产业发展。
以乡村农业、乡村工业等乡村产业为导向对乡村土地进行综合的合理的开发利用,将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基础设施、乡村住宅、社会建设等生产生活要素集约配置的地域空间形态,一种规模化、多功能、现代化、开放性的乡村聚合空间。
多产业联动:
  通过会议会展、文化娱乐、农业、房地产业、商贸零售业、体育产业、加工制造业等产业向旅游业注入多种消费功能,实现产业之间的互融,产业耦合作用下形成多种旅游业态,既能够带动旅游的综合消费,又能够提升传统产业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拓展产业空间,真正实现产业之间的共荣。
 
    (四)开发策略
  乡村旅游综合体以农村建设及居民安置为一期首要工作内容,解决当地居民就业安置等问题,商业配套及旅游项目,则可分期、分步、合理的开发,建设生态化乡村休闲功能体系,为整个区域提供较高品质的服务。
  采用“1+N”的开发模式,即确定以现代农业产业为开发主题,整合包括设施农业、经济动物养殖,生态旅游,果品生产、养生度假等,实现多元化产业模式,增强综合体经济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如何处理好“三农问题”,也是解决乡村旅游综合体开发风险的关键问题之一。
  关于农民的利益
  农民利益优先,这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以观光农业开发作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主渠道。农民的收入从原来单一的种植收入转变为由土地房产租金、农业种植经营利润、入股股息、打工薪水共同构成的多元收入体系;同时,将农民全面纳入城市社保体系,村民参加了农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喝上城市自来水,住上当地传统风格的新居,周边是一个环境优雅的天然都市花园,出门就是柏油宽马路,农民就地变市民,过上城市人的生活。
  关于农业的发展
  农业旅游建立在花卉和蔬菜特色农业基础上,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与旅游观光开发中,以市场化运作、产业化支撑、公司化经营的方式,深度挖掘花卉、蔬菜经济,用工业理念抓农业的有效组织。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促进了农业的增效。而且,只把观光农业的消费者吸引到农业生产形态中来,并不破坏耕地,严格保护耕地,真正实现了“人地共生”的理想模式。
  关于农村的发展环境利益
  在观光农业开发方面,吸收成都三圣乡成功模式,采取“工业进园区,住宅进社区,农业进基地”,“农村城市化”的思路,多渠道组织资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改造建设。通过投入和吸引社会资金的方式,村民居住环境引入了城市基础设施和先进排污处理技术。农民不离村,就地享受现代城市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