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规划 > 乡村旅游策划

华东地区休闲农业发展建议

华东地区休闲农业发展建议

  华东地区,简称“华东”,是我国东部地区的简称。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山东六省一市,华东地区自然环境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商品生产发达,工业门类齐全,是中国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经济区。轻工、机械、电子工业在全国占主导地位。铁路、水运、公路、航运四通八达,是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地区。华东地区面积79.83万平方千米,2010年末人口3.93亿,占全国29.3%。2009年国民生产总值136345.28亿元,占全国39.7%。

我国华东地区
  我国华东地区
  一、 华东地区乡村旅游的基本情况
  乡村旅游作为乡村特有资源与旅游业有机结合的一种旅游业态,以其休闲、生态的特质,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潮流之一。华东地区以上海和浙江省发展乡村旅游为代表。
  上海作为祖国东部迅速崛起的城市之一,伴随着改革的春风和便捷的交通事业,乡村旅游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上海乡村旅游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90年代初期出现了正式对外经营的农业旅游。近20年来,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有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上海农业旅游点120个,接待人次达850万,涉农旅游总收入达15亿元,直接(或间接)解决当地农民就业近2万人。
  浙江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起步较早,随着“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体战略的深入实施,当地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实现农民持续就业增收,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作用。截至2008年底,浙江省累计发展乡村旅游民俗村(点)2728个,民俗接待户14672户,直接从业人员83059人;累计认定“浙江省农家乐特色村”122个、“浙江省农家乐特色点”108个;评定高星级农家乐经营户(点)76家,其中四星级67家、五星级9家。2008年,全省乡村旅游业共接待游客5550.84万人,营业收入36.78亿元(同比增长21%)。
浙江乡村旅游发展——乌镇
  浙江乡村旅游发展——乌镇
  二、 华东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六大模式
  整个华东地区的乡村旅游和观光休闲农业的类型是众多的,范围也相当广泛。透视华东地区的乡村旅游和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综合实际情况,应鼓励县、乡根据自身的条件发展不同的模式。目前华东地区发展乡村旅游主要有以下6种模式:
  1. 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的开发模式
  该模式以整个村落为基础,在行政村的地域范围内,以农业为基础,使一、二、三产业相结合,通过各自的运作发挥出其内在的优势,做到自然、经济、社会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和谐发展。以工业带动农业,并且最终落实到旅游业,既能带动经济增长,又使农民能够同奔小康,建设成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这种新农村,就是在集体领导下,整体规划、资源配置、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民和城里人一样幸福。同时,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兼顾各方设施的配套,使得吃、住、行便利和快捷。
  2. 以民俗文化为依托类型
  该类型以独特的乡村风光,农业生产和民俗文化体验为特色的农业娱乐型模式。主要是依托原有的古镇建筑,融入古朴的文化气息,保留建筑的原貌,将本土的民居、地形地貌与民俗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自然与文化的和谐,古朴与现代的结合,配以小桥、流水、水车、草棚、菜园、鱼塘、农家铺子、打谷场等典型的农村景物,融旅游、作画、观光、休闲于一体。既保留了原始的村镇风貌,又具有浓厚的民俗文化气息,形成独具一色的旅游景点。这种模式带有历史和文化的传承,突出了农业的创新。
  3. 以产业文化为依托类型
  该类型是一种以产业为依托,利用当地主导产业优势,带动、发展乡村文化主题游,通过乡村旅游有效延长了主导产业价值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通过相关产业的发展,带动起来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从而拉动影响整个村镇的新农村建设,通过多种宣传形式,形成独特的产业文化优势,探索出一条利用第一产业优势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乡村旅游的有效途径,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自身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将乡村旅游培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农民增产增收的一种类型。
华东地区乡村旅游特点
  华东地区乡村旅游特点
  4. 景区依托型旅游模式
  这是凭借景区内丰富的观光旅游资源,以红色或其他旅游景区为依托,结合实际大力发展以休闲、放松为主的乡村旅游业,吸引游人食宿并留下继续游览的旅游模式。借助良好的政策环境和高品位的红色旅游资源,实现产品的多样化、综合化,这种旅游模式一般是走政府主导加市场化运作的道路。
  5. 高科技综合农业园区
  这是一种依托现代农业为基础,综合发展高科技农业,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园区,同时因地制宜,利用周边交通及设施的便利,达到农产品运输、销售渠道的畅通。积极打好农业这张牌,同时综合贸易加工,运输往来,将高科技农业融入到现代化的贸易之中。
  6. 普通农业和设施农业相结合
  该类型以高科技农业示范区为基础的公司制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发展进入快,起点层次高,开发有规模,如果思路对头,经营科学,容易使农业旅游开发迅速走上有序化发展的道路。农民作为农业旅游参与主体,其积极性是不容忽视的,采取公司制模式,农民很难从旅游收入中获得应有的利益,受益的仅是靠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所得。
 
华东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八点建议
  华东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八点建议
  一、 华东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八点建议
  1、 国家政策支持发展乡村旅游,企业要积极参与乡村旅游发展事业
  2、 建立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
  由于发展乡村旅游目前正在处于上升阶段,需要完善政府扶持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资金投入机制。政府扶持要体现导向,要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大企业从事农业旅游项目开发。这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一种有效形式。要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大胆引导多方面的投资。对于工商企业参与本市乡村旅游项目建设,要大力鼓励支持,并且与当地企业享受同等的政策扶持待遇。
  3、 多部门联动,加快产业发展
  相比于其他地区缺乏建设用地指标浙江省的做法是不归属到某一个部门,而是要求各相关政府单位联手,根据产业特色,在合理范围内简化程序,切实助推产业发展。浙江省财政厅、省公安厅、省卫生厅、省工商局、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等多部门一起协商并下文,面对乡村旅游产业的特性,灵活掌握规章制度,简化程序,有效解决了跨部门问题难解决的弊端。北京也可考虑建立部门联动机制,与时俱进的更新一些政策法规,毕竟政策法规是为了约束不法行为,而不是限制产业发展。
  4、 社会明确分工,政府、企业、农户三方共赢
  发展乡村旅游要实行政府、企业、农民“三合一”的经营模式,明确了各自的责权范围,各尽其职,各取所得,和谐经营。
  首先,政府部门应积极的招商引资,要正视市场经济环境下靠农民自身很难进入现代市场这一客观事实,需要政府引导,也需要城市智力、资金的多轮驱动。但企业的入驻,除了实现自身盈利的目的外,还有义务带动农民致富,而不是把农民作为企业简单的劳动力,与农民签署的也不是单纯的雇佣合同,要把农民利益与企业的发展挂钩,如利润分红。不仅是因为企业享受了相关的优惠政策,使用了当地的资源,更重要的是,只有和谐,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与当地村民的和谐至关重要。因此,和谐、双赢才是理想的经营模式,政府如何摆正企业与农民这杆天平,是引导乡村旅游产业提升的一项重要工作。
  5、 打造规模化产业园区,形成产业互动融合
  可以将不同的旅游景点串点成线,成规模经营,建立科普、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园区。同时可以改变单一经营的模式,以农业为主,一、二、三产业相结合的大型综合园区,像凌空农业园区,依托农业,主营农产品的对外进出口贸易,以工业富园。
  6、 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重点找寻有特色的乡村,政府支持,统一引导,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抓住行政范围内的特色,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的新农村。
  7、 延长主导产业价值链
  从经济学角度讲,理想化的乡村旅游是旅游业与农业的一种结合,是第三产业在不影响第一产业的基础上的一种附加,是农业向多样化经营转化的最佳形式。 首先,确定地方特色、主导产业,特色相对贫瘠的靠创意,围绕一个主题实施品牌建设策略。从规划设计、产品创新、宣传推广、产品营销、人员管理等各方面系统、科学的有序开展。农村多以农业为主导产业,因此北京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而乡村旅游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的有效途径之一,二者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8、 加大典型宣传力度,注重口碑营销
  华东地区建成了很多全国知名的乡村旅游景点和景区。根据客源市场和旅游活动的变化情况,特别是结合“假日旅游”的规律和特点,找准目标市场,重点进行宣传促销,不断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要深层次地挖掘本地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使旅游与文化相结合,旅游与历史相融洽。
乡村旅游以文化底蕴为基础
  乡村旅游以文化底蕴为基础
  二、 山合水易华东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一)、以文化为底发展综合型休闲农业项目
  在浙江兰溪·越龙谷国际度假林场总体策划项目中,山合水易机构将该项目定位为集合高端商务接待、健康度假、禅修养生、民俗接待、生态农业等主题化业态为一体的综合型景区,相对应形成一系列特色项目,以特色和精品项目为龙头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形成生态农业品牌、精品度假品牌、民俗旅游品牌,同时融合宗教文化、商贾文化、地区文化,势有跨越文化边界,对接世界舞台之意,最终将发展成为传承浙商精神的浙商文化品牌。
  (二)、打造“村园合一,寓农于乐”式现代农业乐园
  江苏常州武进区湖塘镇现代农业乐园项目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青洋路以东,采菱港以西,规划面积1666亩。本项目规划范围内自然生态资源良好,有大部分农业用地,鱼塘众多,现主要种植水稻、蔬菜和渔业养殖。三勤当地的农耕历史久远,遗留下来众多的农耕民俗文化、南田文化,为项目开发农业乐园提供了入手点。项目地内已有高效农业示范园,建成良绿花卉产业园、龙安园林、常州牡丹园、天水渔业等现代农业示范项目,为项目奠定了一定的农业科技资源基础。
  在该项目中,以"村园合一,寓农于乐"为目标,打造"乡土、乡情、乡趣"的特色产品,达到"配套城市、服务市民、自我造血,富民富村"的目标,在尽可能小的土地调整、拆迁与新建的前提下,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管理,通过对农业、农事活动的休闲娱乐化转换,拓宽传统农业功能与农民收益方式。
  所谓“村园合一,寓农于乐”,就是在建设农业生态园的基础上,让农民参与经营,将农村、农民和农业生态园的建设结合起来,在农业生态园内进行"乡土、乡情、乡趣"特色产品的设计,对融合农事、民俗体验的游乐项目进行包装,打造乡村乐园。
  (三)、开发特色主题商业街
  在安徽桐城•威尼斯风情水街策划项目中,山合水易提出“以文建街,以情养街”是本商业街的特色,融入了文化的商街就有了灵魂,通过各种业态建立起来的情调和氛围是支撑商街发展的支柱。由此为理念,根据功能布局的合理性、感官舒适度等原则,将整个项目划分为四个主题区:桐城东方韵、时尚新天地、风情意大利、欢乐水上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