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旅游规划 > 农村旅游规划

休闲农业规划设计

休闲农业规划设计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以农业活动与农业传统文化艺术为基础,以市场经济为主导,以现代科学产业为支撑,以金融资本为基础,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施工,建立具有农业生产、生态、生活于一体的农业区域,在实现高科技、高效益、集约化、市场化的现代经营活动的同时,美化景观,保护环境,提供观光旅游并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农业,它是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交叉型经济载体,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农业并不包括以古胜古迹为主的旅游业。
 
休闲农业作为产业开发,在国外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我国台湾起步较早,在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休闲农业才在全国有了迅猛发展。休闲农业以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业产品为前提,以规划、设计、修建农业景观与设施为手段,以输出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品尝、农事活动体验等旅游功能为目的,既不同于单纯的农业,也不同于单纯的旅游业,具有集旅游观光、农业高效生产、优化生态环境、生活体验和提升社会文化功能于一体的显著特点。
 
然而,国内对休闲农业的研究还十分滞后,作为一门学科建设,更是尚未起步。休闲农业在国外许多大学开设了本科课程,台湾高校都设有休闲农业专业,为休闲农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在我国高校,该学科的理论体系十分不完备,就目前的文献来看,休闲农业研究大多集中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上的宏观研究。在休闲农业园区建设,集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规划设计等方面均十分薄弱,在许多方面目前尚属空白。所以,对休闲农业的探讨和深入研究显得十分必要。为了给广大的休闲农业经营者提供切实可行的休闲农业规划咨询与指导,也为了深入研究休闲农业理论,特编写了这本《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本书力求从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的实际出发,把休闲农业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本书具有两大特点:第一,广泛性。本书一方面参考了有关农业规划、城市规划学、景观规划、和旅游规划等相关知识,同时还综合汲取了省内外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的相关文献资料。第二,实用性。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问题深入浅出,语言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本书不仅可以为广大休闲农业经营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对从事休闲农业的政府官员和广大休闲农业工作者来说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国内外有关休闲农业的论著,谨在此向有关作者表示感谢。同时,对本手册编写提供过指导的休闲农业研究的前辈、同仁以及完成本书过程中提供各种帮助的农庄和朋友致以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写时间仓促,作者水平有限,缺点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多提宝贵建议,以便于修订,使之日臻完善。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规划的定义
 
一、    什么是规划
 
规划这一词汇来源于国外,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开始使用。在中国《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规划”二字的注解是“比较全面、长远的发展计划”。近年来,随着“规划”二字在国家制定方针政策和各个领域中应用的日益广泛,人们对“规划”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笼统的说,规划是对一个系统或研究对象的发展远景所做的科学、切实可行的设计。通过“规划”,使该系统或研究对象的发展纳入有序和有规律的运动轨道上,使其按照人们预先的设计,达到或超过既定目标。因此,规划包含“未来”和“发展”两个要素,未来是指近期、中期、远期,发展则是在上述期间内,使系统或研究对象以最快、最有效和最科学的方法达到或超过既定目标。规划带有方向性、战略性、定位性,常常对资源、环境、空间、社会等全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因而其内容往往要更具有严肃性、科学性和可行性。规划的期限一般较长,短者3-5年,中期者5-10年,远期规划可达10年以上至30年。制定、实施规划的主体一般是群体性组织,如国家、地区、机关单位、事业团体等,不会是个人。
 
二、什么是计划
 
计划是工作或行动以前,预先拟定的具体任务和完成时间,以达到设定目标。计划比规划要详细、具体,往往不像规划那样具有全局性、战略性,考虑的问题比规划狭窄。计划常常是为贯彻、实现规划中的某一部分要求。计划牵涉到的期限比规划要短,短者以天计,长者也仅仅几年。制定、实施计划的主体可以是机关单位等群体组织,也可以是个人。
 
第二节 规划的分类
 
从休闲农业目前的发展对象和功能来看,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    概念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
 
概念规划最早源于城市规划领域,它的兴起和发展与区域规划在全球范围内的复兴密切相关。在19世纪60年代,西方自由市场经济下的区域与城市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在区域和城市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大量涌现的城市住房、城市交通、经济发展、城市空间扩张与布局等问题,使得一些建筑项目存在较大争议,为避免规划方案无意义地反复,节约成本,概念规划应运而生。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一般、本质的特征。人类在认识过程中,把所感觉到的事物的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对概念规划,目前国内尚无统一、严格、明确的定义。但一般的理解是:概念规划是对一个体系的发展方向和功能定位,强调全局的把握,要考虑资源、经济、生态、文化、环境、社会等综合问题,规划中贯穿概要性、谋划性和创造性的构思。概念性规划侧重于发展方向和各学科的综合平衡,以及宏观框架和引导策略,它比较抽象。规划水平的高低常常反映在概念规划上。做好任何一项规划,首先要做好概念规划。概念规划不是规划层次系列中的某一层次,而是在任何一个层次均可能融入概念规划。战略性、创新性、长期不落后性等,是概念规划的特点。在国家的发展规划中,概念规划往往占有重要和主要的地位。
 
在项目规划中,概念规划常常出现在“发展战略”、“规划的理念”、“项目的定位”、“基本思路”、“规划达到的目标”、“主攻方向”等内容中。项目总体规划和各分项规划中,也常常要先把概念规划做好。
 
制定概念规划需要了解国家、地区、地方有关方针政策,国际有关规范,国内外有关领域的发展状况,以及本地区资源、环境、交通、文化、科技、历史、市场等全方位状况。在此基础上,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然后,提出发展战略。在明确的战略思路指导下,对长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要素进行综合协调和安排,从而提出长期发展的宏观、综合目标,并围绕这一综合目标对那些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使其成为其后详细规划的指导原则。所以概念规划常常是突破固有的、既定的思维方式,使规划更具想象空间和创造性思维,能在较长的时期内使规划不显得落后。
 
二、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包括:规划的发展战略(概念规划),项目欲达到的目标,总平面布置(各功能区位置、道路、水电、气、景观、绿地等安排),环境保护措施,效益估算与分析等。
 
三、详细规划(专项规划)
 
详细规划亦称专项规划,比较具体和详细,如欲达到的技术水平和普及范围、目标数据指标和对空间的安排等,以及为实现概念规划目标而设计的途径、措施、步骤等。它是在概念性规划的指导和框架内进行的规划,从而完成概念规划制定的战略目标。例如新农村建设规划中的资源开发规划、结构调整规划、道路规划、产业规划、景观规划、旅游规划等属于详细规划范畴。
 
综合以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概念规划、详细规划和计划三者的差异在于:详细规划是对概念规划进行具体的细化所形成的结果,在确定的技术性因素与资源约束条件下,保证概念规划的战略思路能够顺利实施,且能获得效益最大化的结果。计划则是对规划的操作分解,便于实际执行、考核、评价和反馈。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概念规划指导规划的编制,详细规划是计划的基础,是使概念规划变为发展计划的桥梁。没有好的概念规划,不可能编制出好的详细规划来,没有好的详细规划,谈不上好的发展计划。
 
第三节 园区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许多地方和部门都在搞园区规划,由于我国规划工作开展得较晚,农业领域的规划开展得更晚,因此,有些规划成果不能令人满意。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一、    规划人员水平有待提高
 
规划属于软科学范畴,它涉及现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思维科学与哲学等,是上述各学科相互交叉、融合而形成的一门高度综合的新兴学科。因而对规划者要求很高,他们要熟知农业生产、设施,农产品加工、保鲜、运输、物流,以及现代信息、电脑操作等专业技术;要了解国家、地方政策,政府组织结构,农业、农村和农民等社会问题;要懂得如何创造经济效益、高效运作等经济和管理问题;要掌握决策理论、系统方法,以及善于思考,并经过一定时期的实际规划工作锻炼,以便为休闲农业园区制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和合理的规划。
 
相对农业规划,我国城市规划工作开展得较早,从事城市规划的工作人员一般来自大专院校的城市规划专业,有一定基础知识。而做农业领域规划的工作者之中,很少人受到过规划,特别是农业方面规划的教育。近年来有些农林院校虽然设立了土地规划、城市规划、园林规划、城镇与区域规划等专业,但距离休闲农业园区规划的要求仍较远。
 
二、缺乏立法
 
目前,我国政府在规划方面制定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以及国务院责成有关部门研究起草的《规划编制条例(讨论稿)》。前者是针对大、中、小城市规划制定的法律(大城市指示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五十万以上,中等城市指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二十万以上但不满五十万,小城市即市区和近郊区非农业人口不满二十万);后者是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制定规划应遵循的法规,该规划体系分为国家规划、省级规划、市县级三级规划和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城市规划四类。
 
但针对各种农业园区规划的法律和法规还是空白,从而造成规划中出现违法现象,规划的目的不正确或脱离实际等。另外,园区的运作也缺乏相应的法律,如农业旅游中,主办者的业务范围和职责、旅游者的人身安全保证、食品安全保证等缺乏规范。
 
三、需要建立标准
 
(一)建立园区标准
 
各种园区建设中,现在只有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国家级生态村创建标准(试行)》,而且是国家级标准。由于我国农村普遍比较落后,应分别制定省、县级生态村创建标准,逐步改善农村状况。其他园区如科技园区、物流园区等尚无标准。由于各种园区的内涵不同,各地区条件差别也很大,制定园区标准的难度较大,但粗框架的要求还是应该有的。
 
(二)建立规划师资格标准
 
规划师是制定规划的主体,规划师的水平决定规划的水平高低。应建立规划师标准,达到规划师资格后才能参与规划。
 
第二章 休闲农业园区规划的原则与内容
 
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就是在充分调查、研究、评价园区开发条件的基础上,以休闲农业资源为依托,以休闲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促进园区和谐发展为宗旨,确定园区休闲主题和目标体系,明确园区开发重点,拟定园区开发步骤,部署园区开发格局,提出园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保障策略。
 
  休闲农业园区的开发与经营,应当做到园区规划设计编制工作先行。只有这样,休闲农业园区的开发、经营才能有效地避免盲目性,才能避免出现财力、人力、物力等资源的大量浪费。而要编制好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又有必要先了解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编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内容。
 
第一节 园区规划的原则
 
(一)生态原则
 
园区的规划设计必须突出生态景观、生态技术和环境保护。生态景观是生态园区成功的重要基础。规划的生态原则是创造园区恬静、适宜、自然的生产生活环境的基本原则,是提高园区景观环境质量的基本依据。
 
(二)高效益原则
 
从效益原则出发,规划中将考虑最佳投入和综合效益最高的项目组合。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生态农业示范;生态产品生产;生态养生房产开发四方面的项目将有机联系,互相促进,创造出比单独经营更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获得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参与性原则
 
直接参与体验、自娱自乐已成为当前休闲旅游的重要方面。规划中将强调旅游项目的参与性、娱乐性和知识性的紧密结合,使城市游客广泛参与园区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亲自动手获得乐趣和相关的知识,使他们多层面地体验农作物租养、种植、采摘、加工、收获;动物的驯化、逗趣;野生动物的保护;农业高新技术的操作及农村生活的情趣等等,使游客享受到源于乡村又高于乡村的文化氛围,享受到现代滨水、田园、林海的风光。
 
(四)突出特色的原则
 
特色是旅游休闲产业发展的生命之所在,愈有特色其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愈强,因而规划设计要根据园区的实际,明确资源情况,选准突破口,使整个园区的特色更加鲜明。
 
(五)文化渲染的原则
 
  通常我们谈及农业,首先想到的是其生产功能,很少考虑其中的文化内涵,以及诗情画意的文化渲染。事实上,农业的发展是与文化的进步紧密相连的,其中的花卉种植和欣赏,更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所以在园区的规划设计中应深入挖掘出项目内在的文化资源,并加以开发,提升园区的文化品位,以实现景观资源的高水平利用。
 
(六)整体规划,分期开发原则
 
  园区的开发采用整体规划、分期开发、逐步完善的形式,以解决开发过程中的融资问题,为整个园区的早日开放及进入良性循环作好充分准备,并且充分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 
 
(七)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人类有五个基本需求(生理、安全、社交、心理、自我实现)。在保护生态和环境下,规划将营造一个宁静、亲切、便于交流的物质生态和人文空间,以缓解在沉重的社会压力下形成的孤癖、烦燥、乱发脾气以及待人不友善的心情。
 
(八)坚持机制创新的原则
 
建设生态园区必须在经营机制上创新,逐步摆脱过去那种由政府投资、行政管理、政企不分、效益低下的计划经济的运行模式。逐步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采用投资股份制、运行公司制和经济核算的财会、审计制度。各级政府对现代休闲农业观光园区的宏观调控和管理,适当采取政策措施和奖励办法给予扶持和引导。
 
(九)坚持因地制宜、立足本地特色的原则
 
农业园区的建设和运营受到当地的资源环境条件的约束,因而首先要考虑当地的资源条件和生态类型,选择适宜的主导产业和产品,进行开发。其次,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内容、规模等应考虑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状况、农业生产及产业化的基础、农民的科技意识、科技依托单位条件,因地制宜,发挥当地比较优势,扬长避短。把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同当地农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同发展当地支柱产业相结合,同促进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相结合。
 
(十)前瞻性与可操作性兼顾原则
 
规划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必须具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与前瞻性,但前瞻性必须建立在可操作性较强的基础上。
 
(十一)坚持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
 
把“生态立园”作为核心战略,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建设水平,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促进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城镇化的互动,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园区规划前期工作流程与步骤
 
一、    与规划方沟通,初步了解对方需求
 
二、对拟规划地区基本情况进行分析
 
主要是地区和项目区两个层面进行如下分析:
 
1、自然资源与环境条件
 
2、社会经济条件
 
3、交通区位条件
 
4、农业与农村发展状况
 
5、政府政策及发展规划
 
三、现场调研,双方面谈
 
通过调研,分析项目所在地发展现状及其优劣势。
 
1、        现状
 
A、        农业主导产业及农业产业结构
 
B、        农业生产基地
 
C、        科技示范园区
 
D、        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2、         SWOT分析
 
SWOT分析是一个综合分析事物内部的优势与劣势、外部环境的机会与威胁的定性分析方法。
 
A、        优势:可包括项目区的交通区位、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科技实力、品牌资源等各个方面条件。
 
B、        劣势:可从项目区第一产业对第三产业带动能力、产业结构、资金支撑能力、农业从业人员素质、农业市场化程度等方面分析。
 
C、        机遇:可包括政府的政策扶持、产品的市场需求、商业机会等方面环境条件。
 
D、        挑战:可从同类农产品的市场冲击、城市化压缩农业发展空间等角度分析。
 
SWOT分析表明,客观分析休闲农业园区的前景,总的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要发展好休闲农业园区,需要及时专注休闲市场逐渐扩张的机遇,善于迎接同类旅游项目的挑战。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外来的因素,只能是顺应它、利用它,而园区自身对休闲农业的重视程度和实际支持的力度,特别是政府发展的态度和决心是关键。
 
四、市场分析
 
1、客源市场
 
A、国际市场
 
B、国内大、中城市居民与学生
 
2、产品市场
 
A、旅游产品目标市场定位分析
 
B、农副产品目标市场定位分析
 
3、机会市场
 
指除核心市场以外的其他市场。
 
五、确定项目规划方案
 
1、园区主题定位与功能分区
 
2、园区建设内容
 
3、园区游览线路设计
 
4、园区产业规划布局
 
5、园区环境保护与管理
 
6、园区经营管理与安全管理
 
7、园区的整体效益评估与分析
 
六、方案实施
 
七、项目实施效果评估及总结
 
第三节 园区规划的内容
 
休闲农业园区规划目前还没有技术规范,由于园区的多样性(农业科技园、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普园、农业体验园等)、科学交叉性较强、规划类别等不同,导致所编制的规划内容五花八门,风格各异。但根据规划的核心不同,可分为两类:第一类规划是以产业为中心。此种规划围绕产业这个核心,展开园区的功能布局、组织结构,并且决定园区的运行模式和运行机制。第二类规划是以土地为核心。就是利用有限的规划能力,抓住核心资源的最优配置这一中心任务,实现规划的科学价值和管理功能。本书所述的园区规划主要是以产业为核心,阐述规划一般涉及的内容。
 
一、    总论
 
总论是简要介绍一些项目基本情况,诸如投建者、规划编写单位、规划区基本情况、项目提出的原由、意义、规划区的区位等。投建者可能是个人、集资、外资、公司、政府等几种情况。应将投建者的基本情况加以介绍。还要说明投建的项目是在原项目的基础上提质、扩建,还是新建。
 
规划编制一般是投资者委托咨询公司、高等院校、规划科研单位进行编写。双方签订合同。
 
二、项目背景
 
项目背景是制定规划的依据,必须进行全面调查和认真分析。项目背景包括政策背景、资源背景、项目同类产业背景、市场背景、社会和经济背景等。
 
(一)政策背景
 
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是制定规划的指导性文件,规划必须符合国家方针政策的要求。特别要认真学习党中央和国务院各个时期的方针政策,它们是项目建设必须遵循的方向。在项目规划和建设中,也可利用国家对农业的倾斜和扶持政策,促进规划和项目的实施。政策包括中央方针政策和地方政策。
 
(二)同类产业背景
 
产业背景就是项目主导产业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只有搞清楚了产业背景,才能把所规划项目的主导产业定位准确(规模、水平、方向等),才能了解建设项目需要的关键技术,了解项目建设中的难点以及解决方案等。同类产业背景包括项目主导产业、产业运作模式和产业竞争状况。
 
(三)资源背景
 
资源背景是指和项目主题有关的当地资源状况,如土地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农牧业资源(粮食、水果、蔬菜、草地、畜牧养殖、水产等)、矿产、水、电、交通、自然状况(雨水、光照、气温、风雪等状况)等。它们是确定建设项目主题、项目如何运作以及项目规模的重要依据。
 
(四)市场背景
 
市场背景就是对国内外市场现状与前景进行调研、分析。市场状况常常是决定项目能否建设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第一需要,也是项目选择方向的重要前提。市场调研融合了统计学、社会学、心理学、运筹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发达国家已经历了几十年发展过程,现在美国所有大公司的市场调研费约占营业额的3.5%左右。现在,我国仍有不少企业家对市场调研缺乏科学理念,在企业预算中有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交际费,却没有或列入很少市场调研项目和调研经费。他们缺乏对市场调研意义的认识。市场调研是了解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评价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是企业进行决策的基础,同进还能增强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五)社会、经济背景
 
这部分主要叙述项目所在地政府部门、各种社会组织、机构情况,环境污染状况,政府财政收入、居民平均收入等情况。掌握当地社会和经济状况后,要分析哪些是可利用的资源,哪些是不利的、需要进行投入改造的对象。
 
(六)规范、标准
 
从开始做项目规划起,就要收集一系列的国内外各种规范与标准。只有严格按规范和标准去做,才能使项目顺利、快速进行,才能使最终产品达到高水平和高质量。
 
规划方面,如《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国务院九部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布的《关于加强省域镇体系规划实施的通知》等。
 
农业种植方面规范,我国有无公害、绿色、有机作物种植、管理规范。农产品加工方面规范,有GMP、ISO、HACCP等生产管理规范。
 
产品标准方面,农产品和食品行业标准(农业部等各个部颁布的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如联合国下属的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标准、ISO标准等)。包装方面,如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等。
 
三、开发基本思路与定位
 
  休闲农业园区开发的基本思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主题形象定位;二是确定开发的基本目标,包括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三是设计好开发的步骤。
 
四、功能布局
 
休闲农业园区功能布局包括:总体平面布局、功能分区、景观设计、休闲活动项目设计、游览线路网络布局等。
 
五、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建设
 
这一部分包括: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标识系统等服务设施建设和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电信、环保、安全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等。
 
六、客源市场分析与开发策略
 
休闲农业园区的目标市场:第一层次是附近城镇的居民与学生;第二层次是国内的旅客;第三层次是国际的游客。
 
七、投资效益与风险分析
 
主要包括经济效益分析(投资分析、接待收入分析、投入与产出对比分析、投资回收期分析)、社会效益分析(居民就业分析、居民经济收入增入分析、居民素质提升分析)、环境效益分析(主要是分析园区开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作用)、风险分析(如加工原料风险、人员风险、协同风险、市场风险、资金风险、政策风险、关系风险、疫病风险等)。
 
八、园区开发支撑体系
 
  这一部分主要是对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管理策略支撑体系建设进行阐述与评估。
 
九、项目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当前,休闲农业庄园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地崛起,成了现代农业的示范和窗口,这无疑将对我们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加快农业高新技术的转化,提高农业科技的普及率,促进现代休闲农业观光园区发展的同时,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
 
十、规划附图
 
在规划设计文本中,一般要插入一些图,如区位图、平面图、功能分区图、效果图和节点意向图。一方面比较直观,便于审视各功能设施布置得是否合理;另一方面便于领导部门审查。
 
第三章 不同类型园区规划设计
 
第一节 观光采摘园区规划设计
 
第二节 科普教育农园规划设计
 
第三节 花卉园艺观光园规划设计
 
第四节 民俗风情园规划设计
 
第五节 农家乐规划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