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银火规划 > 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怎么就难“落地”?

   旅游规划,一直给人“规划鬼话、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印象,为人诟病,身为旅游规划从业者也深感无力和迷茫。客观地看,旅游规划行业及从业者自身的能力是规划难以落地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但绝不是全部。根据多年的旅游规划实践,对旅游规划难以落地的原因做了一些梳理,发现有些问题是根本性的问题,有些是发展性的问题,通过本文以期彰显旅游规划的价值,有效解决政府、企业的问题和需求,迎接中国旅游的蓬勃大势。

一、规划力量落后旅游发展
  旅游规划人才缺乏。旅游是综合性领域,必然要求旅游规划从业者具备广博的知识和丰富行业经验。而现状大多数从业者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其视野、知识、经验难以适应工作需要,特别是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和地方的发展政策不够关注,还有就是严重缺少景区管理运营营销等方面的工作经验,也缺乏旅游投融资、智慧旅游等方面的经历,另外就是酒店餐饮旅游商品交通等方面的人才。与上述高要求相比是旅游规划行业的总体收入偏低,难以吸引高素质从业者。
  游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机制必须跟上发展全域旅游的战略要求,打破由旅游部门主导编制旅游规划、又难以实施的现状。为发展旅游业,各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编制了海量旅游规划。遗憾的是,这些规划成果多数因为难以实施而被束之高阁,不但造成了大量的规划浪费,而且影响了旅游规划对于产业发展的科学指导作用。当前,游客的活动空间正在向无所不至的“市民化”方向发展,每天穿梭在城市大街小巷的游客数量与日俱增。由此,提升旅游服务品质、保障游客权益、科学指导旅游业发展的任务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越来越复杂和艰巨,许多工作远远超出了旅游部门的职能范围。破解职权不对等的难题,需要在全域旅游规划编制中直面“小马拉大车”的客观现实,把旅游规划编制的组织、核心内容、批准发布和实施的主体上升到当地政府的层面。这样就可避免过去由旅游部门造车,自身单独组织编制旅游规划而又难以落地实施的局面。
  旅游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滞后。旅游规划师行业考试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没法推广实施,导致旅游规划从业者的水平缺少一定的评价标准。同时国内的旅游规划专业设置、教材编制、师资力量都比较滞后,目前本科阶段没有旅游规划专业,硕士研究生阶段基本没有相应专业,甚至研究方向都少。另外今年国家旅游局提出培养万名旅游人才的计划现在看来实施效果也难如人意。
  部分规划设计单位的责任心不强。因为人才的缺乏,相当一部分旅游规划设计公司在考察时间,收费水平,研究论证存在三少情况,基于成本的考虑,规划设计服务质量就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
  旅游理论和标准滞后旅游发展。近年来,全域旅游、度假区、旅游类特色小镇、旅游公路等旅游新空间规划,还有旅游营销系统、旅游设施等专项规划层出不穷,而观光旅游视角下建立的理论和标准越发不能满足旅游实践,这就给规划的编制带来了盲目性,也给评审带了不确定性,无法评判规划的好坏,加之旅游规划设计的市场化服务,这也影响旅游规划设计的质量。
  按照由政府组织编制和发布实施的权威性强、执行约束力高的全域旅游规划,在基层全面探索和深化政府主导性旅游发展战略,争取社会各部门、各行业积极融入旅游业发展,使旅游业发展在各地经济社会总体发展中有必要的定位、话语权和工作机制,促进旅游业发展具有实质性政策和资金支持,使城市的个性、品牌、文明建设都与旅游发展有机融合。最近,在新一轮省级旅游规划修订中,按照省政府要求,山东省正在探索由发改委等综合部门牵头,编制一部以旅游发展为核心、统筹考虑与之相配套的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多方面内容的综合性旅游规划,这是旅游规划编制机制的有益探索,是服务于全域旅游发展实际需求的规划方法创新。
二、业主观念制约规划理念
  不理解旅游规划的价值。旅游规划的本质咨询行业,是为业主提供旅游发展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的服务。很多的业主不能充分认识旅游规划的价值。部分小开发商和乡镇干部以实物商品为比照,觉得几页纸、几张图就要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很不值得。还有少数开发商做规划往往为了套取政府资金的投机性行为。
  自身需求不明确。一说发展旅游就要做(总体)规划,广义的旅游规划除了总体规划之外,还包括策划、控规、修规、设计等。有时候需要用策划解决的问题,业主也会用总体规划的方式提出,其结果可想而知,规划不能代替策划的作用,在此建议要特别重视策划和旅游专项解决方案的价值和作用。
  观光意识根深蒂固。说到发展旅游,很多业主都会觉得没有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就发展不了旅游,尤其是乡村旅游,大家的旅游资源认识还停留在点状的有形资源上,对环境、氛围等好东西不以为然。而且一说旅游开发就只想到建房修路,其实举办特色活动,营造环境氛围也是非常吸引游客的,特别是现今的青年游客。
  乡镇对旅游规划的认识有限。规划的格式和内容规范决定了规划文本的很多内容必然不接地气,这与乡镇级业主需要落地实施的初衷相悖,因此要慎做规划,多做具体旅游要素的策划,比如乡村旅游的营销策划、活动策划、项目策划、主题特色策划等等,同时在策划中包含部分规划要素,如此内容才可以满足乡镇业主的落地需求。
三、党政势力干扰独立规划
  领导的任性和傲慢。发展旅游,政府主导,这是当今大多数地方发展旅游都必须重视的。也因此,官大一级压死人的魔力也起着作用,党政干预干扰规划的现象层出不穷,越是基层干部个人意志越是严重,他们对旅游规划的期待是落地,但是对规划设计人员尊重不够,近似命令。
  政府推动型旅游的冲动。基于政绩展现的需要,也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极度复杂性,政府主导的旅游发展政策往往不科学不理性,冲动性行为很明显,主要体现在运动式一刀切的表象上。基于建国后,特别改革开放后工业经济上规模、遍地化、标准化、求产值的思维惯性,来发展旅游。殊不知,旅游经济是生产与消费空间一致性的,生产和消费可以说是同步的,这种情况由习惯于生产与消费异地性的工业意识主导,显然会出现严重的水土不服的排异现象。具体需要什么的政府职能部门推动旅游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并不清晰。
  服务于全域旅游作为指导一个旅游目的地建设的长期发展战略,旅游规划工作需要以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和成熟的技术路线,从旅游资源的全新解读、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机制创新以及创新旅游发展规划布局等方面进行全新的探索,以便使旅游规划真正发挥功效,更好地服务于旅游发展实践,旅游规划自身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规划资质的公信力不高。目前的旅游规划资质的申报、复核都不够严肃,部分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在申报过程中造假,即使获得资质也不重视人才队伍建设,经常是散兵游勇。很多大公司在全国广设分公司,但是分公司与总部的关系复杂,既有加盟店,也有直营店,规划服务质量难以保证。而真正有能力、会技术、懂旅游的人因为没有所谓的资质,被排除在旅游规划设计行业之外,造成人才的浪费。
  要围绕新时期旅游业发展战略定位,用全域旅游思维引领新时期旅游规划发展工作,充分发挥规划发展工作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笔者认为,本次会议对旅游规划编制的组织、内容和实施都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全域旅游发展需求,旅游规划必须转型升级、全面提升。
四、要素尴尬阻碍旅规落地
  资金、土地等要素的制约。旅游越发成为推动社会整体发展的重要有效的抓手,涉及面很广,已经明显超越单纯的旅游经济范畴,上升到统筹社会发展的高度。现有的资金倾斜和土地供给与旅游的重要性和全局性极 度不匹配,制约着规划的落地实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折磨着规划设计人员挖空心思,在领导的言令之下,甚至做出不切实际的应付敷衍。
  旅游规划要冲破传统的、局限的旅游资源观,以全域旅游思维重新定义和评价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优势。过去业界往往存在这样的惯性思维: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一个地方发展旅游业,前提是要有一流的旅游资源,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旅规落地执行人才缺乏。再合理再有前景的旅游规划如果没有人能落地执行,也只能束之高阁。实事求是地讲旅游职能部门的各级人员基本是没有相关人才的,既无法判断规划的可落地,也不能执行规划提出的具体措施,需要强调的是他们也缺少执行资源。
  开发商的意图和能力难辨。很多开发商,特别是当地的小开发商,熟知当地农办、水利、住建等部门的政策和人脉,往往打着发展旅游的招牌,以套取项目资金为目的进行投机性旅游规划,部分人或许根本就想过让规划落地,领导满意,通过评审即可。
五、身份模糊加重旅规弱势
  旅游规划无法律地位。《旅游法》仅仅模糊地表达了区域旅游发展总规的准法律性地位,当下旅游需要的众多专项旅游规划没有明确法律保障,面对旅游的全局性、综合性、关联性的巨大价值,旅游规划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尤其是目前风涌全国的全域旅游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旅游部门的弱势。体现在权弱人少事模糊,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一个地方的方方面面几乎都涉及到旅游,空心村落想保留发展民宿,住建要拆除;景观优美的溪流要做亲水栈道,水利觉得不安全;自然保护区要发展森林旅游,林业认为不利于保护……如此,不一而足,强势部门的权力和领地意识很厉害。另外旅游管理部门的非常设性很普遍,多临时性的领导小组,地位不稳,拳手不硬,声音不响。相当多的旅游局领导是年轻人,有想法有激情,可以手脚被束缚了。
  面对信任我们的业主,无论是什么原因,只要规划不能达到他们的要求,就认为是规划设计单位的原因,可以理解,我们也应该站在行业的角度勇于承担责任。但是从旅游及旅游规划长远的发展来看,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不是一蹴而就的,着眼于全域旅游的发展背景,解决之道是要有系统的思路,旅游越来越不是单一领域和简单层面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秩序构建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各利益相关者应该为旅游规划的健康和长远发展做出自身的探索和努力。